2025-04-1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 64 (02)
作者:赵檀
赵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摘要:
基层形式主义,是指在政策执行中强调表面形式,忽略工作的实际效果。当前,政府和学界关注的形式主义,主要发生在基层政府的日常活动或一般程序中,如会议、文件、督导检查等。但是,各地的田野调查显示,还有一种普遍发生在政府体制内部运行中的形式主义,其目的是应对考核中有明确数字或数量要求的指标任务,也就是“数据形式主义”。“数据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为达到某一量化指标,基层政府通过各种非常规方法,从表面或账面上实现了“数据达标”,但并未产生任何实质性效果。同时,还耗费了政府资源,增加了基层负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可能影响上级的政策制定。要遏制“数据形式主义”的蔓延,关键在于厘清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和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避免考核结果的“唯数据论”。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形式主义; 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