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学术会议 | 我院举办“中国之治的制度建设”第二期学术论坛

2019-12-03

2019年11月27日,“中国之治的制度建设”第二期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旨在深入研究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论坛上,我院土地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七位教授围绕中国之治在具体领域的制度建设进行专题研讨。来自院内外20多名专家学者及50余名学生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指出本次论坛聚焦于中国之治的制度建设,研讨主题和时机把握都很好,根据学校党委的部署,各个学院近期都在组织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公共管理学院精心组织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建设”系列论坛,这种学习研讨的形式非常好,发挥了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依托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有利深化认知,更好地把握全会精神。郑水泉副书记提出,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很多重大命题,人民大学各个学科要从各自的视角进行研究和回答,这样更有利于把握规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第一阶段的研讨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丰雷教授、张占录教授、孙玉栋教授、李青副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刘鹏教授进行了点评。

杨开峰院长主持会议


丰雷教授做主题发言


学院副院长丰雷教授做了题为《国家治理与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主题发言。他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对农地制度改革70年的经验、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取向和产权明晰、渐进式、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试点创新相结合;目前存在转让权改革的难题和综合协同改革的难题,涉及“效率-公平”不可分以及制度互补等问题;他提出“中央—地方—个体”制度变迁动态分析框架,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用以解释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国家治理的进程。

占录教授做主题发言


土地管理系主任张占录教授做了题为《国土空间治理的思考》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和国家七十年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的一次升华,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就是治国土、理地政,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布局治国理政之工具,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文明保驾护航。他提出,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制度的改革,将打破国土空间规划与管制各自为政、分割而治的局面;他指出初步建立起来的“五级三类体系”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在规划定位、空间配置、管控约束等内容上,形成了任务分明、相互补位、上下承接、权责对等的结构。

孙玉栋教授做主题发言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孙玉栋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题发言。孙玉栋教授从我国财政体制变迁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统收统支、分级领导与分级管理、包干制、分税制体制四个发展阶段,揭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径轨迹。他重点分析了“十八大”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剖析了事权划分、税收制度改革和预算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根据十九大报告对现代财政制度的论述,他提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几大走势,包括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制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权责力的相匹配、有效的转移支付资金的跟踪和监管机制和中国预算制度的完善。

李青副教授做主题发言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李青副教授做了题为《从结构性减税到普惠性减税:中国税收宏观之治的逻辑与挑战》的主题发言。她指出,1994年以来我国税制改革步伐一直在前进,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重大税制改革密集推出;她梳理了税制改革的历程,提出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确立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税制改革进入普惠性减税的新阶段,税制改革和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减税成为主旋律,从结构性减税到普惠性减税是由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决定的,要研究普惠性减税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各项改革来使得减税政策本身能够持续。

刘鹏教授点评


论坛第二阶段由院党委副书记徐景阳主持。吴春波教授、郐艳丽教授、郑国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杨宏山教授进行了点评。

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景阳主持会议


吴春波教授做主题发言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吴春波教授做了题为《规则、制度与政府治理》的主题发言。吴春波教授首先谈及科学研究应该秉持的严谨态度以及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聚焦也要坚守,认为做学问要把握习总书记所说的久久为功;其次他从自身对企业管理的研究经验提出公共组织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是如何使公共组织充满活力,如何使公共组织保持活力;二是探讨了任正非先生的企业管理思想中的“灰度理论”,提出灰度的核心就是妥协、宽容和开放而不是封闭;三是关于干部管理的问题,提出干部是特殊的人力资源也是珍贵的人力资源,要做好对干部这个“双刃剑”的有效管理;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源一些技术应该运用到公共组织的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郐艳丽教授做主题发言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郐艳丽教授做了题为《国家治理之镇制》的主题发言。她从历史研究的视角,梳理了我国镇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她提出镇既是经济的重心也是文化的洼地;制度研究发现传统中国注重镇的经济职能,当代中国在1983年前强调镇的政治功能,1983年后凸显了镇的经济功能,2000年后镇的社会功能和服务功能得到强化;她提出应认识到镇的职能出现结构性分异并且城镇管理面临非常多的问题,需要政府在管理制度、法律约束和资源投入方面进行系统性解决。

郑国教授做主题发言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郑国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传统城市管理制度基因》的主题发言。他提出中国城市历史悠久,管理思想博大精深,管理制度自成体系,对当前城市管理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他根据《周礼》有关的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的内容进行两个层面的分析。在国家层面,《周礼》通过营国治野、国野分治、等级体系等城市管理制度来维护政治权力和国家统一;在城市层面,《周礼》通过对市场和商业流动的管理来维护城市的经济秩序。他提出,系统梳理《周礼》中的城市管理制度,既可为理解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提供视角,也可为构建植根中国传统又适应现实发展需要的城市管理制度提供坚实的基础。

杨宏山教授点评


在主题发言与点评后,各位主讲分别回答了点评人提出的问题。

学院党委书记李家福研究员做会议总结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李家福研究员对本次学术论坛进行了总结,认为学院先后两次举办“中国之治的制度建设”学术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推动公管学院学科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度,为了深入研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院共组织十五位知名教授和六名资深学者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视域背景下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国土治理、财税改革、城乡治理、社会保障等分层次多维度解读了《决定》文本的精深内涵。学者们的解读,既有历史维度的回溯,又有现实方位的呼应;既有与政策变迁的分析,又有专业学理的阐释;既有思想交锋的碰撞,又有共鸣互鉴的批评;既有点的纵深切入,又有面的全方观照,使与会者切身感受了思想盛宴的酣畅快意。李家福书记强调,《决定》文本对学者们来说是宏大的政治叙事,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领会、阐释和把握需要我们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予以高度关注并聚焦推动。经国序民,正其制度,需要几代人甚至多代人的接续努力,他希望学院学者们履行好作为“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究者、传播者、阐释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切实做好学习领会、宣传传播、研究解析和贯彻落实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