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首页 >  公告
公共政策双周论坛第十期

2012-09-25

    如何在公共政策与公共财政之间建立有效联系,使得公共政策具有财政基础,从而保证政策具有可信承诺和有效实施;使得公共财政符合政策逻辑,从而改善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和提升支出效率,一直是公共政策和公共财政学科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政策设计上都有待深入研究。
    公共政策双周论坛第十期拟邀请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DeKalb, IL)政治科学系博士范永茂就这一问题发表他的看法,他将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为例,结合实证调研,探讨中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并结合地方的改革实践,研究建构合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问题,试图丰富和发展公共财政和财政分权理论。

 

演讲题目:公共财政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来自实证调研的报告
主持人:李文钊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讲人:范永茂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DeKalb, IL)政治科学系博士
时间:2012年9月26日(周三)中午12:30——2:00
地点:求是楼216

 

内容简介: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公共财政加以保障。近年来中国政府就如何理顺公共财政与义务教育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力量,均衡义务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层面看,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比如:中国的公共财政和财政分权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在财政分权机制下,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如何担负起支撑区域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财政分权体制对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地方政府应该如何调整完善支出结构,确定一个合理的支出水平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
    事实上,中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城乡不均衡发展;二是进程农民工子女难以享受到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中国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探索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可行性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样的模式丰富并发展了财政分权的理论和实践,并且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地方政府责任与能力、财政考核评估体系设计和转移支付等问题。
  
提纲:
1, 研究背景和问题
2, 基础理论
3, 分析框架
4,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义务教育地区差异
5, 两个地区的调研发现
6, 总结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