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科学研究 >  热点聚焦
马亮: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

2020-03-31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这场疫情的爆发和流行恰逢春节假期,加之病毒本身的复杂和狡猾,给疫情防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并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产生短期冲击。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2019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部署了各项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而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期中考试答卷。2月24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国的防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在这场防疫过程中,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此次疫情可以说是危中有机,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一次适时“体检”,也为加快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可以从价值、制度、技术和人员四个维度加快国家治理转型。

首先,强化国家治理价值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使国家治理明确方向和找准定位。国家治理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正如这次疫情防控真正做到了全国一盘棋,众多省份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我知道水在流动,新买的花在枯萎,夜在继续变黑。我无法想象更久远的生活,因为它们好不真实,我只能描述此刻,以及明天确切将要发生的事。

其次,进一步巩固和健全国家治理制度体系,通过补制度、强制度和用制度来完善各项制度。这次疫情应对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此次疫情防控有效检验了制度执行力,各地都能做到令行禁止,切实做好交通管控、物资调配和居家隔离,使制度的权威性深入人心。

再次,加强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新兴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中的强大作用。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此次疫情防控的突出特点就是大量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互联网相关企业的全力参与。比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提前预警和精准定位重点人群;在复工复产时引入健康码来扫码管理企业;在医疗物资调配方面运用物联网技术;在药物和疫苗研发方面使用大数据等等。这些技术创新和快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和精准度。

最后,加快领导干部在治理方面的能力提升,使其能够有忧患意识和工作本领去驾驭风险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为此,要加强领导干部在风险治理和危机管理方面的能力培训,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临危不乱、应对自如和指挥有方。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国家治理有赖价值塑造、制度规范、技术保障和人员勠力,而这四个方面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有突出表现,也为未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方向和着力点。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价值、制度、技术和人员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