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摘要】职称评定关系到专业技术人才的切身利益,如何创新职称评定标准,通过指挥棒的作用,让职称评定成为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利器,是职称评定改革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职称 评定标准 专业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职称制度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党和政府团结凝聚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称评定关系到专业技术人才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职称评定存在着评定标准和手段单一、创新不足等矛盾,不利于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面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人为本,从“才”出发,创新职称评定标准,形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职称评定机制,发挥职称评定的指挥棒作用,让职称评定成为推动人才成长的利器。
我国目前量化的职称评定标准存在一些问题
职称评定应该尽量做到科学、透明、公平、公正,最大程度地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称评定标准是职称评定的关键,直接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努力方向。目前,我国大多数科研机构采取的职称评定标准,主要是与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相关的学历、任职年限、科研资历、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且过去重视科研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采取将科研论文量化的方式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标准。这种量化评定模式标准明确、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一定程度上能排除人为干扰,提高职称评定的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重结果,轻诚信。为了顺利评上职称,满足职称评定的标准,部分专业人员科学精神缺失,刻意追求迎合评定标准,急功近利,学术造假,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破坏了职称评定的公信力。
第二,重论文,轻贡献。当前的职称评定标准主要是看发表的论文,尤其注重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论文引用情况。期刊与论文只是科研成果发布的载体与形式之一,论文不等于研究,论文不等于专业贡献,简单地用论文来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进行评价,是一种片面与不客观的评价。此外,并不是所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及其贡献都可以通过论文反映出来。在量化论文评定模式下,从事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行业以及基层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中存在明显劣势。
第三,重数量,轻质量。职称评定设置了许多量化的标准,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出版几本专著,主持几项国家科研项目等。有的评审机构还对这些标准赋予一定的分值,然后进行累加。专业技术人才的贡献并不完全在于文章或专著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专业工作的质量,也就是科研成果是否有真正的突破和创新,能否给他人以启发,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是否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等。
第四,重标准,轻创新。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使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科的成果或研究水平,显然不合理。比如,许多职称评定采取标准化“一刀切”的做法,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进行统一规定,不考虑科学分类和实际需要,人为设置门槛和壁垒,把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挡在了职称评定大门之外。另外,一些海外高层次人才或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体制机制的影响,如果没有政策创新,就会因为年龄、资历等设定的资格条件耽误职称评定。
第五,重名额,轻才干。职称评定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名额限制,特别是高级职称数量有限。职称评定不是具有真才实学、具备了相关条件和资格就能获得,还得看单位或组织内部名额数量的多少和分配的比例,最终导致人才积压等现象,专业人才的满意度低。
国际上的职称评定标准将评定和使用合为一体,职称既代表专业技术人员本身所具有的学术水平,也反映其在组织内担任的职务,职称等同于学术职务并和工资紧密挂钩,一旦离开原来所在组织或被其他机构聘用,则需要重新确定职称。美国各州没有统一的职称制度,在科研机构及高校中实行任期制度。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科研和其他创造性工作、社会的公共服务、教学任务等。总体来说,国外的职称评定标准更注重质量、更注重履职情况、更注重专业工作的创新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专业人才成长的作用。
建立能推动专业人才成长的职称评定标准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以人为核心,从人才出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成才的环境,把制定科学的职称评定标准和充分发挥职称评定作用,以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作为确定职称评定标准的重要指标,使职称评定标准在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成长成才方面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二要坚持科学评价标准。科学人才观是我们做好职称工作的指导方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职称评定标准,把品德作为职称评定的准入标准。在此基础上,再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作为职称评定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考试、不唯论文。坚持科学的职称评定标准,就要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凡是违反了职业道德或者违背了科学精神,即使个人的工作能力再强、研究潜力再大,也应该在职称评定时一票否决。科学的职称评定标准,还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专业技术人才的岗位职责、工作特点与单位使命,综合确定合理的职称评定标准。
三要坚持从才出发。职称评定标准应当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角度出发,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创造性与实践性,分类分领域分系列修订职称评定标准,杜绝评定标准“一刀切”。破除重论文、重数量、重名额的传统思维,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对专业领域和社会的实际贡献。特别是对于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设定评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专业特点和工作环境,侧重考察其工作实绩。
四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职称评定标准要面向较大的范围公开透明,职称评定程序要公平公正,规则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为干扰的可能性,并在操作中避免和杜绝。要广泛听取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特别是被评定人员对评定标准和程序的意见。定期复核和完善职称评定标准,确保职称评定标准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发挥第三方监督的作用,建立申诉和惩戒机制。完善评审专家遴选与监督机制、评审回避制度,保证评定结果的公信力。
五要坚持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第一动力,加大职称评定标准的制度创新,减少政府对职称评定的直接管理和微观管理,发挥协会、学会与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健全职称评定标准体系与框架,借鉴国外最佳实践,总结国内的成熟经验,创新评定方法,拓宽评定范围,调整评定条件,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机制。
六要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配套管理制度。职称评定制度只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为了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发机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让专业技术人才得到合理的回报,让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条件、生活、身心健康等有足够的保障。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的协同,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人才选拔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姜炜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李珂:《不拘一格定人才》,《现代人才》,2014年第5期。
②黄梅:《我国职称制度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相关路径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11期。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原载于人民论坛,网页链接:http://www.rmlt.com.cn/2017/0509/4735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