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科学研究 >  热点聚焦
程秀英: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研究设计及初步发现

2018-05-23

2018523日,程秀英老师在我院学术沙龙第121期做了题为“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研究设计及初步发现”的精彩报告。孙柏瑛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活动。刘太刚教授、李东泉副教授、张磊副教授、夏方舟讲师等老师和20多位研究生,以及几位对此次沙龙主题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参与了本期沙龙活动。


程秀英老师首先介绍了她的研究的第一部分:我国进行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国际比较。从十九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所提出的“社区服务”到九十年代中期提出“社区建设”的政策变化,显示的是社区在城市治理体系中从功能性承接转变到社会结构性调整,“社区”从原有的边缘性的街道居委会转变成涵盖文化、健康、环境、教育、道德、监管、基层民主与党建的重要行政管理单元,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呈现出国家权力向下渗透和社会力量向上生长的双向运动。和美国九十年代出现的communitarianism network以及英国新工党提出的government in community政策相似,我国的社区建设政策要实现的是发展更地方化更经济的治理形式,在其中公民可以被动员起来并被训练如何管理自己。但是,区别在于我国的社区建设是由政府所主导的。自2003年起,“自治”成为了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评价已经开展二十多年的社区建设政策,尤其是在此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研究重点。

程秀英老师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面上项目立项的“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治理中的政社互动机制研究”的研究设计。她首先梳理了社会资本这一经典概念的理论发展进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她的研究思路。



最后程秀英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与假设。


程秀英老师在第三部分介绍了基于成都肖家河街道4个社区的“院落自治”过程进行的关于社区建设实践的经验研究。肖家河街道建立于1992年,逐步形成包含农转非安置社区、单位社区、城市棚户改造搬迁社区、以及商品住宅区的混合型街道,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包括三驾马车,三大平台,四有保障等制度建设在内的庭院自治,动员并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自治性管理。本研究采用了芝加哥学派创立的“社区归属感”(community attachment)作为衡量社区建设是否成功营造社区感的测量指标,并根据经典研究提出重要的自变量,包括居住时长、社区事务的参与以及对公共服务和社区基础设施满意度,最后检验这三个变量对于社区归属感的贡献比率。对分层随机抽样所收集的655份问卷分析结果如下: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最后,李东泉老师对程秀英老师关于肖家河街道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补充介绍,在场的老师们分别从社区民主建设、社区规划管理等方面对社区建设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师生们在此次沙龙活动中加深了对我国社区建设情况的了解,也进一步深化了对相关理论的认知。2018523日,程秀英老师在我院学术沙龙第121期做了题为“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研究设计及初步发现”的精彩报告。孙柏瑛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活动。刘太刚教授、李东泉副教授、张磊副教授、夏方舟讲师等老师和20多位研究生,以及几位对此次沙龙主题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参与了本期沙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