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科学研究 >  热点聚焦
杨宏山:北京城市治理中的条块关系

2019-01-09

12月26日中午,我院第131期学术沙龙在求是楼320会议室举行。我院杨宏山教授作为本期主讲嘉宾,围绕“北京城市治理中的条块关系”主题进行了学术分享。我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孙柏瑛教授主持沙龙, 5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


杨宏山教授介绍了北京城市治理的条块结构,分析了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现实难题:街道工作缺少明确的法律授权,面临“有限资源,无限责任”的挑战;街道的职权和职责不匹配,履行属地责任受到职能部门掣肘;街道工作聘用大量编外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规范化。

通过对北京市“城六区”街道人口规模进行分析,并对美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进行比较,杨宏山教授提出,北京市各街道人口规模相当于美国中小城市的体量,街道直接承担大量行政事项。

接着,杨宏山教授分析了城市基层治理的理论之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基层治理应由“条条”主导,主张撤销街道办事处,减少行政层级,职能部门直接面向社区提供公共服务,让社区组织回归自治属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基层治理应以“块块”为主,主张强化街道办事处,推进属地管理和整体治理,提升职能部门的回应性。

杨宏山教授认为,城市街道管理不同于区域性政府管理,街道直接面向社区和居民,不承担经济增长职能,主要承担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职能。如果不对街道进行赋权增能,任由“条条”自主运作,很多基层难题治理就形成不了合力。

杨宏山教授梳理了近年来北京城市基层治理改革的探索实践,包括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撤掉街道办事处试点、城市网格化管理改革、街道大部门制改革、“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等,有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全国各地学习榜样,也有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自身处于悬置状态。通过观察这些改革,在城市基层治理层面,注重跨部门整合、强化“块块”的改革成效较为明显,而强化“条条”的探索却与预期目标有反差。

随着政府推进向街道赋权,赋予街道统筹协调权、督办权、执法评价权、人事调整和奖惩建议权,首都城市基层治理呈现出一种新的“X”型治理结构:街道办事处处于中心位置,向下对接社区和居民,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和集成问题信息;向上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传递问题信息,督促其履行分内职责,提升回应性,改进公共服务。

 

杨宏山教授的讲述结束后,现场师生就城市基层治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教师就街道赋权的逻辑、优化资源配置、党建引领、国外城市执法与社区治理经验等进行互动交流。最后,孙柏瑛教授对本期沙龙做了精彩的总结,认为对北京城市治理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化,提炼具有更广适用性的治理经验和理论。

供稿:石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