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科学研究 >  热点聚焦
严金明:战略定位,人地房政策相匹配

2017-05-16

     作为一座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市,雄安新区的4个定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中,后3个全都以“发展”作为关键词。因此,设立雄安新区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等具有重大意义。

      新区建设首要任务是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通州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其中,如何建立与其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人地房政策机制,是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

围绕人口这个核心谋篇布局

      注重首都人口存量疏解和增量引导结合。按照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进入21世纪,大量新移民进入北京,其中北京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是吸引新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除了大力提升雄安新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外,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是淡化北京与新区的人口福利差别,尤其将疏解到新区工作的增量人口和北京工作人口在福利保障上一视同仁,甚至要优于北京工作的人口。

      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处理好人口疏解和产业疏解的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是重头戏,要增强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是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雄安新区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硅谷”“筑波”“海法”,如果逐步将京津一带的高端高新产业引流过去,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将意味着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雄安将面临重大产业变革。为此,要加强新区功能的规划、产业结构的定位、服务设施配套等手段,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吸引相关人口疏散到新区。此外,抓紧研究推动企业疏解的土地、资金、税收、人员安置等方面的政策,针对产业疏解需要在财税、投资、金融、社保等多方面出台优惠措施。

立足“土地”载体提供保障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除了中央和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外,更多是靠政策改革创新,尤其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创新。雄安新区可以结合“三块地”试点改革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以此为新区发展用地提供保障。

      新区土地开发利用要以规划为引导,坚持全域规划、整体管控,分步实施。注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考虑水土资源的综合平衡,保护白洋淀的生态湿地,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新区发展要注重发挥农田多元化生态化功能。在保障农田生产功能、开发农田旅游观光休闲功能、发挥农田景观文化功能的同时,强化农田生态功能,体现农地也是绿地的理念,协调好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对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构建城市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共同体,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住房以保障房(公租房)供应为主

      新区不要成为房地产商淘金的地方,需要防止商业化房地产开发成为新区产业化发展模式。新区要采取一些创新的办法,运用市场化手段把房价降下来,把公共服务水平提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端人才到这里来发展。同时,要防止高房价阻碍创新人才,尤其是青年创新人才入区,要让雄安新区真正成为国家创新创业之地。

      雄安新区未来可能要完成非首都职能170万~370万人口的疏解任务,按照人均住房35平方米测算,需要新建住房5950万~12590万平方米。对此,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立以保障性住房(公租房)为主的供应方式,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比例可为7∶3, 同时保障房的准入和退出都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或者政府直接管理部分土地,建成廉租房或保障房,确保房价便宜和住房供给,让需要住房且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或其他创业者能租得起、住得下,消除新区人才涌入的主要障碍。

构建人地房政策保障机

      笔者认为,雄安新区建设要着力从两方面入手,构建与其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人地房政策保障机制。

      注重市场配置和政府管控相结合。建立适应雄安新区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和国土空间开发的效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新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作用,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科学引导人口流动、城乡建设和产业布局,合理优化空间结构。新区起步阶段注重宏观管控,培育市场机制,带动自身发展,发展阶段需要更加注重市场配置。此外,还应加大对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力度,鼓励国有和民间资本对新区建设的投资。

      强化京冀两地管理协调机制。雄安新区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一个“集中承载地”,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设立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那么,为了加强京冀两地的协调,雄安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乃至未来的新区工作委员会主要领导,应该由国家层面的领导或者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担任,协调推动相关部署和工作。


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