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土地利用政策(Land Use Policy),2016(58),32-42.
住房差异性的评价和成因解释是城市规划、土地管理领域的传统议题。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成熟市场环境或者基于市场转型视角,但是以上条件在制度背景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成为当前全球城市化的主流,如何解释非正规市场环境下住房差异性成为规划理论界急需回答的问题。
本文以广州农村地区的本地村民的住房差异性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制度主义的“结构—参与者”理论框架,提出村庄环境结构与村民互动构成多样的非正规住房和土地制度,并通过大规模调查问卷和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导向的、基于村庄环境的非正规土地和住房制度演进,对本地村民住房差异性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原有基于社会福利性质的土地分配制度仍然在村庄中具有主导地位,但是住房则更趋向于市场主导,城市化水平高的农村地区的本地村民住房差异性已非常明显。因此,按照同地同权原则将村集体土地入市,而缺乏相应的住房保障机制,不仅无法有效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的有效供给问题,而且会造成村庄内村民住房差异继续扩大,加剧村民内部、村民与基层政府之间围绕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