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最新研究
黄燕芬、李怡达: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探讨

2017-06-08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2)

本文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难点进行梳理,立足我国国情,以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为目的,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功能再定位,以建立互助性住房政策性金融体系为改革方案来破旧的制度框架的制约,从而保障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推动了住房从实物分配到货币交易的制度转轨,促进了住房制度从福利走向市场的转变。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事实上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但是这个制度一直存在定位模糊,效率低下,风险加剧和改革滞后等问题,影响了我国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因此需要加快改革,找准定位,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更好地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难点,本文将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重新定位于互助性住房政策性金融,并且详细论述了这一制度定位包含的互助性、政策性和金融属性三方面的理论内涵,制度定位目标是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升城镇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水平的功能。本文通过系统设计,使住房公积金制度由封闭式渐渐变为开放式,并通过制度设计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安全性,以及有效平衡中央和地方关系。

本文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设计思路是建立以中央住房公积金银行为中心的互助性住房政策性金融体系,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来打破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属地管理体制,创造性地解决了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难点问题。本文还对改革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使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文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设计方案有以下优势:

1.明确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互助性住房政策性金融体系。

2.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有效打破住房公积金属地管理体制的同时注重平衡中央和地方关系。

3.能够有效防范住房公积金运行发生系统性风险。

4.资金运作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黄燕芬: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特约专家;第二届北京市政府住房保障决策咨询专家组专家。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8年至2002年7月由教育部公派,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资助在德国埃森大学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金融,房地产经济,公共支出管理,公共产品定价等。

李怡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2015级博士生,导师为黄燕芬教授,目前已公开发表CSSCI、北大双核心学术期刊文章5篇(第一作者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