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暨第一次集中学习活动成功举办

2021-03-04

2021年3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暨第一次集中学习活动成功举办在线上成功召开。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李文钊教授、宣传委员董长贵副教授主持会议,许光建教授,毛寿龙教授,杨宏山教授,李文钊教授,孙玉栋教授,董长贵副教授,刘一弘助理教授,魏文池助理教授,张友浪助理教授共九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表了真知灼见。


张友浪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张友浪助理教授首先对著作《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及《梁家河》发表了感想,并结合电视剧《山海情》做了体会。他从上述作品中进一步思考了基层公共服务的四种互动模式,他认为根据“工作人员是否为民解忧”和“民众有无表达诉求”两个维度可以划分出玩忽职守、无所作为、接诉即办以及未诉先办四种互动模式。其中,“未诉先办”模式是真正反映基层治理以人民为本的政民互动模式。习近平主动谋划打水坠坝、建沼气池以及谢兴昌在易地搬迁和对口帮扶中主动为百姓解决问题都是“未诉先办”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都并未明确提出相应诉求,但习近平主动为人民利益着想,为人民谋福利。因此,“未诉先办”真正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互动模式。张老师认为作为基层干部和党员,要有习近平等人的精神,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许光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许光建教授着重对著作《梁家河》发表了感慨,认为在当时梁家河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令人敬佩。习总书记身上的许多品质以及治国理政的理念与七年的磨炼密切相关,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并且从未放弃学习,在困难情况下仍然能够安静读书。由此,许教授进一步建议年轻学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为了将来的需要认真学习知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处理好学习、生活与工作。此外,许教授体会到习总书记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不忘普通老百姓的深厚情谊。总之,《梁家河》这本书值得认真阅读、思考。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毛寿龙教授对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表了看法。首先,从乡村现状来看乐观与不乐观并存。在经济成长方面,相对于城市,农村发展不足不均衡,耕地和粮食处于保底状态;在社会发展方面,农村是永远的基层社会,一有发展就变成了镇和城市;在制度成长方面,农村基本上处于乡土社会;在治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对称的策略行为;在人的成长方面,人一成长,就离开了乡村。因此从秩序的角度看乡村振兴,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秩序的成长。此外,贫困的解决也需要下沉和培养人才,但关键在于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同时乡村自身要形成开放的秩序,为人才、资源的流入提供渠道。

杨宏山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教授

杨宏山教授就《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发表了见解。他将文件的思路总结为以人才振兴为引领,带动资金的引入、信息的流动以及技术的支持,并撬动市场和社会两大机制。同时,他指出文件体现了两方面原则,一是强调党建引领下的共同治理,二是人才为先的战略。此外,杨教授认为文件中的有些内容是与过去一脉相承的,例如党对乡村人才的全面领导、坚持多元主体分工配合等,而如何留住人才,让城市反哺农村,还需要一些新的因素推动,例如文件提到要抓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育,培育电商人才、骨干教师等,从而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魏文池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魏文池助理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农村消亡的问题,并感慨道年轻学者在做学术的过程中应有更多的深入基层调研的经历,从而有助于学术的发展。

孙玉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孙玉栋教授结合乡村振兴谈到了农村人才流失问题,认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如何留住、回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套支持。

刘一弘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刘一弘助理教授从习总书记身上体会到在快消费时代,作为学者要能够静下心来研读经典,做一些有理论贡献的研究。此外,农村的人才流失问题也很严重,而农民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因此这种生活状态能否持续是一个问题。

李文钊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教授

李文钊教授首先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表了见解,他从中体会到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平台,从而能够展示自身能力;其次,他谈到在农村地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同时,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很关键。最后,他认为越是艰苦的情况下,越要有通过读书提升自身境界的坚定信念,做到“不怨天不尤人”。

本次会议在各位老师充满深度的交流与探讨中圆满结束,会议的最后李文钊教授提出今后可以组织更多的乡村、基层调研实践活动,形成共同的记忆与感知,积累原始秩序,使得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这一共同体更加具有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