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
2018年10月18日-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公共管理新时代的方法论:多元和提升”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310室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熟悉不同方法论的顶尖公共管理专家,为本学科界定一个更为平衡的议程。与会国内外专家围绕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法律研究、案例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参与观察、话语分析、民族志研究、规范分析、基于社交媒体和数据挖掘的研究等主题深入交流,以期倡导和改进更为多元的方法论,适应现代公共管理问题的丰富性。研讨会吸引了院内外70余名师生参加。
开幕式
开幕式由我院祁凡骅教授主持,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Mary Guy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美利坚大学David Rosenbloom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奥斯陆大学Tom Christensen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开峰院长先后致辞。
祁凡骅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一场研讨
在18日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先后分四场次对有关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第一场研讨由我院刘伟副教授主持。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Mary Guy教授分别从转变范式、使治理有效、语言趋向、公共服务的情感成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介绍了定性探究的价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hristopher Ansell教授从蕴涵、边界、二分法与连续的概念、总体概念和最小定义等方面讨论了如何应对概念多元化及对概念形成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美利坚大学David Rosenbloom教授则从法律与公共管理非定量研究的视角,介绍了法律与公共行政研究的现状、模型、资源、技术与工具方面的内容。
上图为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Mary Guy教授;
中图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hristopher Ansell教授;
下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美利坚大学David Rosenbloom教授
刘伟副教授主持第一场研讨
第二场研讨
第二场研讨由我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我院范永茂副教授主持。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Mordecai Lee教授分享了公共管理史学振兴的论文;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Sven Steinmo教授就历史制度主义和合作的认知基础作了报告。
上图为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Mordecai Lee教授;
下图为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Sven Steinmo教授。
范永茂副教授主持第二场研讨
第三场研讨
第三场研讨由我院李文钊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志林副教授介绍了民族志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研究案例;中佛罗里达大学Staci Zavattaro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分享了作为研究人员在定性访谈的自传式民族志开展过程中阅读、倾听、提问的经验;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以实际研究案例介绍了三角定位方法如何分析调查数据。
上图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志林副教授;
中图为中佛罗里达大学Staci Zavattaro副教授;
下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
李文钊教授主持第三场研讨
第四场研讨
第四场研讨由我院马亮副教授主持。希伯来大学Sharon Gilad教授分享了公共管理从“扎实的方法论”到“有意义的问题驱动的方法论”的转变趋势;犹他大学政治科学学院Peregrine Schwartz-Shea教授从调查传统中的假设、公共管理期刊和博士课程方法论的多样性、为什么方法论多元化三部分回答了公共管理中的方法论多元化是否需要投资和其他结构性支持的问题;我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从背景和问题、方法选择的适应和驱动等方面介绍了新时代的公共管理研究对方法的挑战。
上图为希伯来大学Sharon Gilad教授;
中图为犹他大学政治科学学院Peregrine Schwartz-Shea教授;
下图为我院院长杨开峰教授。
马亮副教授主持第四场研讨
19日研讨
18日的会议在热烈的提问、讨论与总结中结束;19日的会议由我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借助移民儿童对健康相关风险的看法,及大学生对高龄人群的看法两项研究,展示了视听方法的应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孝礼副教授就公共管理研究中视频方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奥斯陆大学Tom Christensen教授及我院马亮副教授则就我国公共行管理研究方法的演变表达了观点。
图一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
图二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孝礼副教授;
图三为中国人民大学/奥斯陆大学Tom Christensen教授
图四为我院马亮副教授。
我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10月19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