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科学研究 >  热点聚焦
李文钊:北京核心区的规划体现了中国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较高水平

2020-09-08

近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正式公布。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首善之区的美好蓝图,正徐徐打开。首都功能核心区迎来历史性新起点,首都北京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日报社北京记者站专访了我院李文钊教授。

李文钊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1.核心区规划对普通老百姓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核心区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核心区战略定位,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么建设首都”这一时代课题,注重中央政务功能保障、注重疏解减量提质、注重老城整体保护、注重街区保护更新、注重民生改善、注重城市安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两个突出”和“六个注重”的重点与特色,将会大大增加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全国、北京和核心区民众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核心区规划的建设将会增加民众的文化自信,让北京民众和全国民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核心区规划的一个重点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老城的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相呼应。一旦老城得到更多的保护,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步伐加快,不仅全国民众,甚至世界民众都能够切实感受北京城的文化魅力,切实提升文化满足感。

核心区规划将会为居住在该地区的民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宜居的生活设施,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春江小暧鸭先知,居住在核心区的民众是否幸福感提升,这是衡量核心区规划水平的重要标准。核心区规划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必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未来的核心区会成为什么样子?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对于未来核心区的蓝图,《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战略定位是“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其发展目标是“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

从这些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看,未来的核心区其定位和目标更加清晰,都和城实现有机融合,老城保护和利用实现有效平衡,国际和谐宜居之都的特色更加鲜明。在首都“四个中心”的定位中,核心区承担了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三个功能,其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空间布局都是围绕着这些功能展开,都是落实这些功能的具体体现。

未来的核心区与现在不同主要体现非首都功能得到有效疏解,老城不能再拆,首都核心功能真正实现等方面,最终核心区符合首都战略定位。非首都功能有效疏解,主要是“双控”和“四降”,即实施人口、建设规模双控,降低人口、建筑、商业和旅游密度,让核心区“静”下来。老城不能再拆,主要是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让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得以体现。

3.长安街和中轴线的建设对历史、国家和人民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长安街和中轴线构成了首都核心区“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两轴”,长安街侧重政务办公,中轴线侧重历史文化传承,其最终目标是政务办公和老城保护相得益彰。长安街以国家行政、文化、国际交往功能为主,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其中,中南海-天安门地区是中央党政机关所在地,是中央政务、国际交往、国事活动的核心承载区。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中轴线要发挥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实施重点文化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和风貌整治。

长安街和中轴线的建设是对历史的尊重,是更好地保护好和传承好中华文明历史的具体举措,更是展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历史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共同记忆,通过历史可以获得共同体认同,通过历史可以吸取智慧,让历史智慧服务当下城市建设。长安街和中轴线都包容着丰富的历史元素,既有中华文明5000年的元素,又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元素,通过发挥其历史价值,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园。

长安街和中轴线对于国家和人民也具有重要价值,它们是首都大国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它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体现,更是承担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空间载体,在中国空间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因此,长安街和中轴线兼具有实体功能和象征功能,更发挥着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凝聚功能,它是中国认同、团结、运行的重要中枢。

4.优化中央党政机关布局,对普通民众的意义是什么?

治理是重要的,一流的国家需要一流的治理。通过高水平的治理,充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生态之间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只有中央治理水平提升,才能更好地激发地方活力,最终让民众享受“治理红利”。

优化中央党政机关布局正是提升中国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将为中国推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空间基础,解决中央政务工作的后顾之忧,为中央政务活动提供高品质活动空间,为中央政务功能的充分有效提供坚实保障,从而促进党和国家机关运行效率提升,这样有利于为全国民众供给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形态的治理产品。

5.老城保护的成果,如何更好地惠及更多的民众?

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科学手段做好老城整体保护。老城得到保护,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才可能得到有效发挥,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让老城保护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需要在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参与、保护与融合、保护与创新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通过处理好老城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保护的同时,让老城中的文化传承更多向民众开放,让民众感觉老城的魅力,实现在利用中保护老城。这意味着,通过疏解和提升,扩大老城整体空间水平和品质的同时,要做好老城对居民的开放,让居民能够与历史、文化和传统进行亲密接触。

通过处理好老城保护与参与的关系,让民众参与到老城保护中来,成为老城保护的重要支持力量,这使得老城保护会更加坚实的民间基础和民意根基。老城作为空间的一部分,它不可能是封闭的,是嵌套在民众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布局中。老城保护要获得好的成果,要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参与到老城保护的全过程中通过处理好老城保护与融合的关系,让民众享受老城保护带来的便利生活,这要求在保护老城时,注重将老城保护与城市生活品质、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等融合起来,让老城在居民生产生活中得到有效保护。这意味着,在老城保护中,要系统地考虑居民需求,将老城与居民需求清单进行有机对接。

通过处理好老城保护与创新之间关系,让民众享受老城保护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带来的新体验和新感受。老城要有生命力,必须要跟随时代步伐进行创造性转化,这样的老城才是“活”的老城,才能够满足一代又一代人对老城的记忆和期待。

6.规划的目标要和谐宜居,文化传承,绿色出行、可靠市政和安全智慧,这些方面有哪些难点?如何确保可操作性,目标可实现?

核心区规划和谐宜居目标实现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仍然是处理好都与城、保护与利用、简量与提质等三对关系,其最终仍然是都和城的关系,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就把握住了核心区的“牛鼻子”。要实现都与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在核心区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畅通方面下功夫。内循环要求核心在疏解整治提升的基础之上,真正实现静下来,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能够怡然自得,没有“大城市病”。而在内循环的基础之上,如何建立首都核心区与城市其他区位之间有效互动,让核心区满足功能定位的同时,又不至于因为人口流动过多和功能过杂而没有自身的特色。

要实现和谐宜居,促进内部循环与外部循环的有效平衡,其关键是内部循环的功能定位得到明确和自身运行得到畅通。在文化传承方面,内部循环主要是做好老城保护,尤其是重点场所和位置的保护,其难点仍然是文物产权单位复杂、很多居民居住着文物单位、文化腾退困难等。此外,文化传统既要实现整体保护,又要实现每一个细胞的保护,这对保护资源、技术和管理都带来挑战。绿色出行的难点是核心区的职住平衡,减少通勤交通,将交通总流量降低到最低程度。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老城空间的微循环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区分不同类型、不同人群和不同功能的交通需求,做到不同类型交通平衡。可靠市政的难点是核心区存在很多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需要进行更新。此外,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的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也对市政基础设施提出了挑战。安全智慧方面是首都核心区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核心区要实现绝对安全,就需要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系统配置安全资源,加强城市应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序化解矛盾和冲突,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要实现和谐宜居的核心区建设目标,还是需要有系统思维,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等各项活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精治、共治和法治,统筹首都功能和城市功能,在规划引领之下,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现和谐宜居的建设目标中,可以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可以通过列出问题清单,结合目标定位,逐步提升和完善。

7.未来是否核心区像华盛顿,副中心像纽约?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首都需要同时承载首都核心功能和城市功能,它是华盛顿和纽约的融合,很难说哪一块是华盛顿,哪一块是纽约。以核心区为例,它负责承载了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但是其全国文化中心又具有本地性,会为整个北京市供给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太可能截然分开首都功能和城市功能,这两个功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同样,副中心它不是像纽约一样,以经济发展为主体,它也是在整体首都功能四个中心定位中展开,是服务于四个中心战略定位,重点承担整体北京运行保障、商务和部分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责。因此,副中心不是独立的副中心,它是“一核两翼”的副中心,最终要围绕着是否实现“四个中心”的首都功能定位来评判副中心发展。

由于中国的国体、政体、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这使得每个国家建设自己的首都都会形成自身的特色,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似的首都。中国首都的建设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首都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又要能够融入世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作用,可以说建设国际和谐宜居之都代表了这种探索最终追求。当然,不同首都之间可以借鉴,都会面临着一些同样的“大城病”问题,都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例如,北京可以向东京、伦敦、巴黎等首都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处理都与城的关系,如何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如何建设国际一流城市等。

总体而言,北京核心区的规划应该说体现了中国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也开创一种规划的先河,即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下,进一步细化内部规划,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要素与系统、子系统与系统之间关系,避免各自为政,让规划真正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规范性,让规则引领城市发展。

核心区规划也有很多理念创新,它强调对规划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把握,如规划的战略定位、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发展目标等思考,以及如何将城市规划的战略定位与城市自身特色有机融合,如何系统地思考和谋划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治理、发展等,如何保证规划的制定、实施、监督等有机统一,如何实现不同尺度规划有机融合,如何注重规划为人服务,如何将规划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如何在规划中实现老城保护,如何在规划中实现不同功能融合,例如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互动等,这些都是核心区规划在理念上的创新,值得其他地方学习。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代表了规划的国家水平、国家标准和国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