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移动性是城市生活的核心要素。自汽车问世以来,人类对移动性的追求呈现出日益复杂的矛盾态势。一方面,汽车及其配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移动性;另一方面,它们也占据了大量城市空间,导致交通拥堵,并削弱了其他交通方式的通行能力。近年来,以点对点拼车、共享汽车和交通网络公司服务为代表的创新型出行方式应运而生,这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出行选择,也为缓解汽车主导型交通系统带来的拥堵、空气污染和社会排斥等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然而,它们也可能延续汽车对城市空间的支配地位,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这些负面外部效应。
仲浩天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此背景下,我院仲浩天副教授作为客座编辑在国际交通研究领域权威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组织策划了"创新出行(Innovative Mobilities)"专刊,与南佛罗里达大学Dr. Peng Chen, 波多黎各大学Dr. Daniel Rodriguez-Roman, 宾夕法尼亚大学Dr. Erick Guerra共同编辑。该专刊旨在深化对创新型出行方式在重塑城市及城市交通系统中作用的理解,探索新型出行实践、市场动态和治理模式,同时重点关注交通弱势群体的需求,并前瞻性地思考未来交通治理面临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专刊征集得到了全球学者的积极响应,经过严格评审,最终收录了14篇高质量论文。这些研究从个体公司、城市到更大区域等多个尺度展开,提供了审视城市交通系统持续转型的多元视角。研究案例涵盖丹麦、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德国和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主要围绕三大主题展开:创新移动性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汽车导向型移动性的重塑,以及创新型出行评估的新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为理解和推动城市交通系统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