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首页 >  科学研究 >  热点聚焦
王虎峰:北京疫情防控“关键第一周” 堪称惊心动魄

2020-07-20

王虎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三天零新增是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北京此次疫情防控值得肯定,值得总结,值得重视。”

7月9日,自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以来,北京市实现连续三天无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指出,“今天的重大成果实际上是由第一周来决定的。”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7月9日介绍,自6月11日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以来,北京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5例,在院治疗275例,治愈出院60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6例。他还指出,“实践再次证明首都疫情防控措施精准有效,疫情总体可防可控可预期。”截至7月9日15时,北京中风险地区降至15个,高风险地区维持在1个,为丰台区花乡(地区)乡。

自6月16日起,北京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复盘“关键第一周”,北京做出了哪些防控决策?连续三天“零新增”之后,是否意味着响应级别调整指日可待?

针对上述问题,封面新闻对话王虎峰教授:

封面新闻:至7月9日,北京已经连续三天实现确诊病例零新增。您如何看待这一防控成果?

王虎峰:第一,要知道在首例病例发现后的第一周,北京的防控堪称惊心动魄,包括对疫点的管控,对新发地批发市场人员的追踪和流调,更重要的是从三级响应升到二级响应,对离京人员采取相关限制,都是非常及时的科学决策。这一周是关键周,今天的重大成果实际上是由这第一周来决定的。第二,新发地市场最初的病毒载量、人员流动和所处环境,总体风险不比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小,这个市场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密度、数量、规模比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还要多。现在看,北京是通过一系列科学决策和果断动作,化解了一个重大风险,挽救了一个重大损失。第三,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北京这一波疫情防控值得肯定,值得总结,值得重视。

封面新闻:复盘“关键第一周”,快速决策是如何完成的?

王虎峰快速决策是“抗疫”行动关键。北京在最初一周内有几个反应阶段,比如,一天内(22小时)锁定疫点,对疫点进行管控,并马上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踪;实际上6月14号,就酝酿在三级响应的基础上升级,对人员流动进行干预,6月16号就实施了。也就是说,从疫情发生后第三天,从6月14号开始已在做这样一个研判准备。从6月11号报告第一个确诊病例,到6月16号,6天之内做完过去很长一个周期才能做完的事,效率是非常显著的。

需要指出的是,快速正确决策是关键,而“总体战”、“人民战”和联防联控是基础,这两条结合起来就非常有效,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表现得非常明显。

封面新闻:目前北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是否意味着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即将调整?

王虎峰响应级别是有划分原则的,也是和疫情进展相对应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调整主要考量的是聚集性风险——如果聚集性风险排除,我个人建议就可以考虑下调,应该说到窗口期了,主要参照指标是这个毒株类型的病例和传染源要彻底解决。至于输入性散发病例,未来会长期存在。

北京市这次升级(响应级别),就是基于潜在风险采用了前瞻性决策手段,是应对新冠病毒等重大传染病风险评估和决策的重大进步。注意这里评估的是风险而不是确诊病例。

封面新闻:北京市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首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新阶段”。如何理解“新阶段”?

王虎峰连续零新增标志着疫情防控进入一个新阶段。人际传播已是“间断”状态。因为现在才三天(零新增”,如持续间断1~2周,意味着阻断传播成效就巩固了,可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这一波疫情风险已被成功化解了,但新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员输入的风险会长期存在,因为有国际上疫情。第二是新的病毒污染渠道依然不能排除。

封面新闻:相对武汉,此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防控的特点和难点有哪些?

王虎峰在新发病毒导致的急性、重大传染病面前,关键的关键是前期应对。这一次北京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疫情,就是抓住了关键第一周。

以新冠病毒为例,基本上3-7天就传播一代了,所以在第一周就要采取果断措施。如果等看到发病人数增加再采取动作,肯定是滞后的。预判和分析可能的风险,就要及时决策。这次是赶在疫情传播之前,进行了有效防御,使得病毒没办法快速、大规模传播,这是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如何借鉴武汉经验?一个是跟踪,做流调,不到22个小时就锁定了新发地市场疫点。再一个就是对人群筛查(核酸检测)。这是超大城市对重大传染病防控重要经验。

封面新闻: “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目前北京疫情防控风险还有哪些?

王虎峰第一,虽然比例很小,但自始至终会存在一定比例超长潜伏期感染者。超长潜伏期平均大概是30天,现在北京零新增才三天,所以不能绝对排除(风险);第二,毒株现在还不能彻底消灭。第三,新发地市场(污染源)解决了,不代表没有新的污染源出现。还是要有长期防控意识,风险只是程度比以前降低了,但依然会有。

封面新闻:我们注意到,海外确诊病例数仍持续上升。有专家认为,目前全球疫情“仍未过第一波”。从中长期来看,疫情防控哪些措施需要调整?

王虎峰对全球疫情,我的第一个基本判断是,这是持续性疫情,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第二个判断,病毒迟早都会变异,这种复杂性,可能公众今天为止还缺乏认知。

基于上述判断,首先,针对类似于新冠肺炎这类重大传染病,要完善制度。比如生物安全立法、应急响应授权、疾控体系改革、应急物质保障等等;其次,应对疫情防控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机制化,要固定下来;第三,进一步补齐短板。目前来看,最突出短板是溯源管理。过去基于传染病的流调、实验室的病原学和溯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在的污染渠道和污染来源极其复杂。第四是堵住防控漏洞。第五是公众要把疫情防控期间好的做法转变成健康习惯,例如要把疫情防控期间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筷、公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