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2022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健康中国建设科学研究分会场 在京成功举办

2022-07-21

2022年7月18日,在国务院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三周年之际,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人口与健康杂志社、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学军,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等领导参加会议致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等嘉宾在会上作了主旨演讲。

7月18日下午,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公共健康与疾病预防控制交叉学科重大创新平台、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2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健康中国建设”社科重大项目开题暨研讨分会场在京顺利召开。会议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展开,力求以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探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健康中国建设推进道路。

1.jpg

会场全景

会议上半场主题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联合行动与研讨评估报告”。首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杜鹏副校长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辉煌历史和学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经过10余年发展,人民大学已经拥有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领域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多元的科研平台、良好的发展后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杜鹏副校长高度评价此次会议主题,他表示,人民大学受托筹建“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联合高校科研等单位发挥对健康中国行动的学术支持作用,意义重大。本次会议将研讨人民大学课题组撰写的《健康中国行动三周年评估报告》;王虎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健康观指导下的健康中国建设实施路径研究”也将同时开题,多位知名学者和权威专家参加评议指导,这是人民大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人民大学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全力支持开展工作,进一步与卫生健康政策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各类科研机构密切沟通合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2.jpg

杜鹏副校长致辞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热烈祝贺“健康中国建设”科学研究分会场的顺利召开。他在致辞中表示,健康中国行动需要统筹形成合力,需要更多的学术机构参与到实施过程中。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王虎峰教授作为筹备负责人筹建“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目标是使健康中国行动更加顺畅,为科学决策提供辅助和依据。会上将研讨的《健康中国行动三周年评估报告》,以第三方的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分析健康中国行动推进中的跨部门合作、各地推动落实情况,将为健康中国行动提供很好的启示。推进办将提供支持与配合,希望各专业学术机构在联盟合作平台上,多贡献科研成果,为健康中国行动多做贡献。

3.jpg

毛群安司长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以来,以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蕴为依托,依靠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交了多份重大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建议。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行动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民生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院在现有学科基础上,锐意进取、率先行动,推动健康中国行动“进校园、进课堂、进培养方案”,与学历学位教育相融合,开启高校系统健康中国行动“三进一融”活动。接下来学院将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交叉研究三方面发力,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4.jpg

严金明院长致辞

在前期充分沟通和准备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友好协商,达成合作共识。杜鹏副校长、毛群安司长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互换“战略合作约定书”;严金明院长、贺丹主任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互换“战略合作约定书”。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将按照战略合作模式建立更加紧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为健康中国行动做出更大贡献。

5.jpg

杜鹏副校长与毛群安司长互换“战略合作约定书”

6.jpg

严金明院长与贺丹主任互换“战略合作约定书”

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指导的“健康中国行动联盟”于2022年5月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筹建。6月,“健康中国行动联盟”秘书处发函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牵头,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健康与疾病预防控制交叉学科重大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虎峰教授为筹备工作组负责人,筹建“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会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为筹建中的“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授牌。

7.jpg

王虎峰教授接受毛群安司长授牌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健康与疾病预防控制交叉学科重大创新平台首席专家、健康中国建设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虎峰教授代表课题组发表了题为《健康中国行动三周年评估报告》的演讲,从国家战略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高度,对健康中国行动评估的定位和认识、评估思路的“道法术”做了系统分析和阐释,介绍了评估过程、阶段性评估结果,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标志着对健康中国行动独立评估的启动。课题组将为深刻理解健康中国行动的意义、作用、成效,以及如何有效参与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提供第三方客观和独到的评估结果和政策建议。

8.jpg

王虎峰教授演讲

会议下半场主题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开题及研讨”。首先,《健康报》党委书记、社长邓海华致辞。他表示,《健康报》是一份有着91年红色历史的报纸,是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行业媒体,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专业媒体,致力于生产和传播优质的卫生健康内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下一步,《健康报》将努力构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健康传播和服务平台,为健康中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合作媒体,《健康报》将一如既往秉持主流媒体的责任,通过更加丰富的形式和载体,聚焦健康中国政策研究,展示健康中国建设成就,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9.jpg

邓海华社长致辞

人民网战略委员会委员、人民健康董事长万世成在致辞中表示,人民健康栏目作为人民日报社和人民网面向大健康板块规划打造的重要的传播平台、服务平台和合作平台,致力于通过产业协同和合作助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已多次举办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中国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定影响。人民健康栏目作为健康中国建设期间推出的第一个服务平台,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合作媒体,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以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服务品牌为目标,进一步推动跨界合作的融合,催生民生服务的业态。

10.jpg

万世成董事长致辞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联盟”筹建表示祝贺。他表示,高校和研究单位齐聚健康中国行动科学研究网络,开展一系列学术、技术研究,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关于社科重大项目,他认为,设计的五个子课题,都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痛点、堵点,更是关键点、核心点,研究好这五个方面,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政策咨询。他期盼联盟网络中的高校、研究单位能长期合作,一起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期盼社科重大项目能取得丰硕成果。

11.jpg

梁万年常务副院长致辞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开题环节,项目首席专家王虎峰教授首先系统介绍了健康中国建设社科重大项目的研究目标和设计思路。五位子课题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娜教授、王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孟开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瑞锋教授,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教授,分别介绍了子课题设计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基础和预期目标成果等相关情况。

12.jpg

王虎峰教授汇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整体设计

13.jpg

王俊教授、孟开教授、李瑞锋教授、金维刚教授汇报子课题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孙力光教授主持了专家评议与研讨环节。来自兄弟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10位知名专家教授,围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体系”、“基层医疗卫生”、“医疗机构健康转型”、“中医药”、“医疗保障”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评议和研讨。

14.jpg

孙力光教授主持专家评议与研讨环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副主任吕繁研究员认为课题抓住了健康中国行动的几个主要问题,子课题涉及的五个方面非常关键。要以社会治理理念引导医疗机构向健康转型;医防融合要注意医疗机构与疾控系统在功能上的有机融合,既可以“硬融合”,也可以“软融合”。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要置于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下;中医药发展要抓住主要矛盾;医疗保障也要关注从买单角度进行研究,关注特殊病种的医疗保障。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孟庆跃教授认为,从治理角度切入,对如何实现“以健康为中心”进行破题,能够从更为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上诠释,是社科重大项目的战略任务。他赞同课题主持人关于中国的健康中国战略要有自己的理论和评估体系的观点。孟庆跃教授认为,要抓住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路径和转型这些关键问题深入研究,国际研究理论和模式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应根据国情自主创新。他建议要加强子课题之间的呼应和互动,进一步创新研究视角。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代涛研究员首先表达了对社科重大项目立项开题的祝贺,随后提出了需要关注的问题和丰富研究的视角。一是加强回溯研究,回顾总结健康中国建设的历程,尤其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五大重点任务,总结成效和发现不足;二是将“大卫生大健康观”、“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等健康中国最核心的理念融合进课题;三是重视健康服务业、健康产业科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行动实施中的作用。

15.jpg

吕繁研究员、孟庆跃教授、代涛研究员评议(由左至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研究员肯定了课题的整体设计。他认为,要从更加长远的历史视角来理解新时代健康观,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去看中国卫生健康地位的转变和政策的变迁,梳理卫生健康由从属地位向基础地位转变、由工具价值向目标价值转变的过程。研究中需要注意新时代健康观的表述,对术语和概念进行精准的把握,对策做到可实施、可操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王芳研究员认为课题内容全面且重点突出,抓住了当下行业高度关注的关键问题。她建议从更加场景化、具体化的视角丰富研究对象内容。例如,研究医防融合从如何实现信息通、人员通、资源通入手,研究其监督监管机制,使研究更具操作性、更有针对性。可以充分运用定量预测和实证案例研究。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会长杜雪平教授认为,重大项目将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发展作为子课题之一,进行重点研究非常有必要。基层是“健康守门人”所在平台,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对于提升百姓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非常重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她认为,课题要重点研究如何培养人、留住人、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彭明强教授认为,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建议课题组从专业角度,分析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针对性建议。他认为,公立医院要转型,发展亚健康管理与预防、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业务,要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其次,要明确公立医院在“促、防、诊、控、治、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前移预防关口重心。

16.jpg

陈秋霖研究员、王芳研究员、彭明强教授评议(由左至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朱佳卿教授认为,课题把握了国家关注的重点,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他认为,中医治未病相关的研究实施难度大,若能研究出一套定性和定量指标,供有关部门参考,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从量化角度去衡量中医药在慢病管理和康复中的参与应用程度、在重大疾病预防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中医药全面参与健康中国行动;要警惕互联网+中医药的异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建议进一步明确各子课题间的研究边界,充实新的研究内容,比如商业健康险的资源配置功能、药品价格集采等。理论层面上,他认为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下,进行理论创新,促进医疗保障回归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制度转型意义重大。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表示,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从项目撰写,到标书评审,历经千锤百炼,成功立项值得祝贺。他建议子课题的研究要“五个更加”,即更聚焦、更量化、更具全球性视角、更有前瞻性、更多社会参与。

17.jpg

朱佳卿教授、顾雪非研究员、梁万年教授评议(由左至右)

专家们一致认为,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本社科重大项目整体设计科学合理、思路清晰,五个子课题聚焦的“医疗卫生体系转型路径”、“医防融合”、“基层医疗卫生”、“中医药”、“医疗保障”是当下以及未来亟需关注和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题。王虎峰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专家评议意见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课题组将以专家评议意见作为课题研究的行动指南,认真研究和消化吸收专家提出的中肯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目标和任务。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公共健康与疾病预防控制交叉学科重大创新平台、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人民网、健康报、《健康中国观察》融媒体中心作为合作媒体。会议设立线下和线上会场,线下会场有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领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医疗机构管理者、媒体代表等;线上有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师生等参加。会议持续4个小时,线下线上共计3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