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新闻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连大祥教授:孔子学院的全球影响

2017-12-15

2017年12月13日中午,求是学术讲座第27讲在求是楼320会议室举办,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连大祥教授做了题为“孔子学院的全球影响:基于经济学的分析”的讲座。讲座围绕着孔子学院的经济影响展开讨论,阐述了孔子学院设立的决定因素、经济影响和文化软实力等主题。本次讲座由我院马亮副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李家福、刘太刚教授等多名教师及学生近30人参加讲座。


孔子学院设立的根本目的

连教授首先从商业视角阐释了孔子学院的研究背景,他认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与很多连锁经营的商业机构是类似的,如麦当劳等。具体表现在孔子学院的成立都是要向总部提交分析需求、竞争、设备支持等条件的计划书,并得到总部的授权进行运营。在孔子学院的创办过程中,中国政府会进行投资,但是却很少考虑效益问题。连教授认为,孔子学院的效益无法以金钱衡量,但是会体现在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汉语、维护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谊、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归根结底在于实现中国的政治目的和经贸目的。

文化机构设立的影响因素研究

连教授介绍了目前文化机构设立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包括歌德学院、法语联盟以及英国文化协会的设立布局。研究显示,文化机构的设立主要受到经济因素如GDP、人口、双边贸易等的影响,语言因素和政治因素对此没有影响;前殖民地国家和旅游业兴盛的国家更欢迎这些文化机构。

连教授与合作者在2014年研究了孔子学院设立的影响因素,发现GDP、人口、地理距离和语言起到决定作用。有学者认为,教育、政治、经济利益都会影响中国是否会在一个地区设立孔子学院。此外,中国会更倾向于在联合国中与自己立场和观点不一致的国家设立孔子学院。连教授还研究了美国各州孔子学院的分布特点,发现州人口越多,亚裔或非裔美国人越多,对孔子学院的需求就越多;如果相邻的州设有孔子学院,那么这个州就更可能设立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

连教授介绍了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以及孔子学院是否影响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研究情况。文化软实力对双边经济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投资、旅游、证券投资流动、国外援助、学生交换等方面。影响的途径则主要可能通过语言熟悉性、文化熟悉性等。有学者认为,如果进口国对出口国的印象较好,那么进口额会增加。还有学者指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越强,汇率越稳定。有学者研究了韩流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指出一个国家对韩国文化产品的引入量会正向影响韩国相关产品在本国的销量。还有研究表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越高的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越差,战略关系、政治体系、中国的投资和孔子学院的数量对中国国际形象毫无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整体好于发达国家,由此可见孔子学院其实尚未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孔子学院的全球经济影响

连教授认为,孔子学院的影响不在于增强文化软实力,而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信息的交流沟通;起到领事馆和大使馆的替代或补充作用;举办大型活动。有研究表明,大使馆和领事馆的设立会推动出口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举办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也是一个国家更加开放、贸易更加自由的信号,因此也会增加出口。英国文化协会发表的研究称,与英国文化交流越多的国家,对在英国进行商业活动的兴趣越高,对英国的印象越好。

为了阐明孔子学院的全球经济影响,连教授简要介绍了用来研究孔子学院影响的“引力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孔子学院的设立增加了中国对设立了孔子学院国家的出口,这种影响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孔子学院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孔子学院增加了中国的国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孔子学院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出口的影响;与此同时,孔子学院增加了来中国的游客量,尤其是商业贸易旅游量;在有更大的文化差异的国家,这种影响更加明显。

研究进展

此外,连教授还介绍了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包括对语言和政治之间关系的研究、与孔子学院类似的其他文化机构的研究,等等。目前连教授团队正在进行的研究是美国国内孔子学院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报道情况。

讨论交流

在讨论交流环节,连教授为我们解答了孔子学院和华人中国文化中心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两种机构相互独立但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在孔子学院的“本土化师资”培养问题上,连教授认为孔子学院目前扩张得较快,师资力量难以本土化,因为十分了解中国文化并且能够胜任的本土教师十分少。

连教授以经济学的独特视角解读了孔子学院的设立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其精彩的演讲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连大祥教授,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前任校长助理、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刘氏基金项目负责人、刘尚俭杰出首席商学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英国里丁大学及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等担任过访问教授或讲座教授。在国际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70篇,目前担任多个经济金融杂志的编辑委员。根据澳洲SIRCA的统计资料,以2001-2005在19个主要的国际金融期刊发表文章的加权数计算,连大祥排名世界第一。连大祥教授现担任国际主流金融学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Emerging Markets Trade and Finance副主编,同时担任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10余本国际知名金融类期刊编委。研究方向:衍生性产品、风险管理、个人理财、计量经济、极值统计、教育经济、人力资源经济。